中國有百家姓,但真正的姓氏加起來至少有四千多個,大多都是由黃帝的姬姓和炎帝的姜姓分出來的,再加上上古八大姓其他六位姚、嬴、姒、妘、媯、姞或姚、嬴、姒、妘、媯、妊的分姓基本上就構(gòu)成了炎黃子孫的大家庭。
姓氏的形成、分化源于古代的分封制,在周朝時期達(dá)到了鼎盛,西周滅商后大封諸侯國71個,姬姓國就有53個之多,這些國家的后人基本上都以國為姓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的諸侯割據(jù)征戰(zhàn)更加劇了姓氏的發(fā)展,國仇家恨之下也提升了人們對“姓”的認(rèn)同感。果然春秋無義戰(zhàn),都是為了搶地盤、收保護(hù)費,自己家窩里斗。而且富兄弟還看不起窮兄弟,你窮你就是“戎”,我種地你放羊、我吃的飽你吃不飽,你就是“戎”,什么邏輯?嫌貧愛富,人類劣根性啊。姓用以別婚姻,氏用以分貴賤,一句話完美詮釋……直到秦漢時期姓氏合為一體。
關(guān)中咸陽人肯定都知道有個畢塬路,以前聽別人解釋過畢塬路的來歷:因為北依咸陽塬所以叫畢塬路,這個有點太牽強。畢這個字源于畢國,傳說文王有百子,第十五個兒子叫姬高,被封于畢(商代在此已有畢國,后被周所滅)這個地方建立諸侯國,大概位置就在今西安咸陽渭河北岸一代,這個地方后來就被稱為畢陌或者畢塬。
后來不知道什么原因畢國斷了封賜、滅了國(有說被犬戎滅國、有說源于國人暴動后斷了封賜)畢公高的后裔畢萬遷到了晉國,而留下倆的畢國后裔以國為姓,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遷移到全國各地。
畢萬到了晉國以后做了大夫,晉獻(xiàn)公命其滅了姬姓魏國(又是一場內(nèi)斗,),而將畢萬封于魏。從此老畢家開始了逆襲之路,剛才講了春秋無義戰(zhàn)、周王室式微、禮崩樂壞,大都是同姓諸侯國之間的征伐。畢萬的后人就以魏國魏氏自居,魏氏后來出了個狠人魏文侯魏斯,聯(lián)合趙、韓瓜分了晉國(晉國也是姬姓,相煎何太急)開創(chuàng)了魏國百年霸業(yè),周王室式微,周威烈王姬午迫于壓力還給封了諸侯(惹不過沒辦法,血濃于水,得過且過,大家還是親戚)。從此“春秋”謝幕,“戰(zhàn)國”開啟。
秦滅魏后國人就以魏為姓,報應(yīng)來的太快,說起來老趙家才是最大的贏家(趙和秦同是嬴姓,一說嬴政也叫趙政)。
畢姓和魏姓乃是同源,得姓于畢公姬高,畢姓和魏姓的發(fā)展演變歷史只是中國姓氏大家庭演變過程的一個縮影??吹竭@,估計有人已經(jīng)迫不及待去查自己的姓氏來源了,放心那時候的同姓不婚制度影響不到現(xiàn)在。 畢塬現(xiàn)今也只代表咸陽的一條路,畢陌二字也只會出現(xiàn)在歷史典籍中,但今天所說的以畢姓、魏姓為代表的“中國姓氏演變”定是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|